学校主页

书记信箱

喜讯!祝贺吴珍芳教授工作室被命名为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发布者:工会发布时间:2019-01-26浏览次数:49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2019123日省总工会命名了60个创新工作室为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我校吴珍芳教师创新工作室光荣入选,并且是2018唯一入选高校。

一、创新工作室基本情况

1、工作室概况

我国猪育种技术相对落后,高端种猪长期依赖进口,生猪种业的发展受制于发达国家。为了加强猪育种技术创新,自主培育生猪新品种,20134月以吴珍芳教授为核心组建了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以突破猪育种关键技术、培育重大新品种为创新目标,承担了国家“863”、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等重点攻关课题,在种猪资源保存、种猪商业化育种、种猪繁殖方面开展工程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2、创新团队

团队领衔人吴珍芳,华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岗位特聘教授。现任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副理事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生猪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863”课题等16项,发表SCI论文35篇,申请专利3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7项,获得国家新品种证书2项。

工作室团队成员共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博士11人、硕士7人,广东省生猪创新团队岗位专家5人。核心成员蔡更元研究员、刘德武教授、张守全教授、宋长绪研究员、张豪教授均是我国生猪育种与繁殖领域的知名专家。团队成员有着长期的合作基础,在吴珍芳教授的带领下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科研任务,分别负责种质资源、育种、繁殖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技术培训和服务。

3、创新条件

工作室有位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六楼共1140 m2的办公和实验室用房,有负一楼共200 m2的实验动物饲养和仓库用房,有实验室设备价值约2500万元。

二、近三年来活动开展的情况

1、制度建设

工作室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9个方面共43项,涵盖管理、运行、考核、奖励、成果转化等内容,制订了近期及中长期规划。

2、日常运行

项目来源于国家、省农业和科技主管部门以及龙头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管理。团队每周召开学术讨论会,每个月召开工作例会,每半年主办学术交流会。团队成员除完成教学任务外,主要精力皆投入到团队科技攻关中。团队以项目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开展科技攻关。

3、承担任务

3年来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863973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9项,项目经费7898.02万元,均按计划进度执行。

三、近三年来创新业绩情况

1、创新业绩

1)育种技术研发居国际先进水平。

团队在种质资源保存、全基因组选择、体细胞克隆、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配套系选育、大数据育种和信息化等育种工程技术研发上取得多项突破,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生猪种质资源库,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基于GBS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主要克隆技术指标和产业化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首次创制唾液腺特异共表达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植酸酶的转基因猪,成功获得对蓝耳病具有完全抗性的CD163基因敲除猪,在我国首次采用五系杂交配套的模式成功培育国家审定的温氏WS501猪配套系,构建了我国最大的育种数据库和功能最强大的育种管理系统。

2)育种技术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巨大。

团队培育的种猪在温氏集团内部转化和向社会推广,年生产纯种猪18万头、父母代种猪102万头,年新增生产商品猪2448万头,年创产值394亿元。可支撑4896万头商品猪的生产体系,占我国生猪出栏量8%。创办华南养猪MBA培训班、养猪训练营、网络公开课、全国生猪种业科技交流联席会,技术推广可以影响上亿头猪的规模,覆盖面占我国养猪业20%

2、人才培养

近三年,在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部举办培训班110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31725人次。通过养猪训练营线下现场培训1751人次,通过养猪公开课线上培训61482人次。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邀请专家访问工作室等形式对外技术交流60679人次。团队的研究生导师共招收博士研究生22人,硕士研究生175人,有28人获得农学博士学位,153人获得农学硕士学位。团队有1人晋升为教授,1被聘为青年教授,3人晋升为副教授,2人被聘为讲师,3人被聘为博士生导师,6人被聘为硕士生导师。

3、示范效应

1)引领我国育种新技术创新,保持与世界前沿技术同步。

工作室紧紧瞄住国际育种前沿技术,在全基因组选择、克隆、基因编辑、育种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整体上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发展,个别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提高我国种猪育种技术水平,推动我国自主培育新品种。

自主研发的育种关键技术已成功在育种中得到应用,自主培育的温氏WS501猪配套系是近12年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瘦肉型猪配套系,在我国首次建立了五系配套的种猪培育技术体系,提高了我国育种技术水平和养猪生产效率。

4、荣誉奖励

吴珍芳教授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被授予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团队2015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2016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201918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三年来,获得国家审定畜禽新品种(品系)1项,获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学者风范,劳模精神,工匠情怀。吴珍芳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永远在路上。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电话:020-85280097

邮箱:gonghui@scau.edu.cn

Copyright © 中国教育工会华南农业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粤ICP备 05008874号

管理登录

华农工会

微信号:SCA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