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书记信箱

动物科学院女教工三八游南沙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4-01浏览次数:9

                         动科学院三八活动侧记
 
为了庆祝第一百个“三.八”妇女节,动科学院工会组织全院女教职工到广州番禺区百万葵园和湿地公园踏青,学院院长张永亮、副院长林伟强、办公室主任谢继红也一同前往。   
一进百万葵园,第一眼看到的其实不是葵,而是可爱小猪、小狗、小鼠、小白鸽等小动物。那些非常可爱的小猪,黑白相间的花毛,显得十分可爱,意大利的美博金丝狗更是活泼精灵看到我们的到来都围上来叫着要人抱呢,这些小动物的小屋也很有创意,别出心裁。
而当我们步入大葵园,展现在眼前的真是一个金灿灿的耀眼眩目的金色世界,一片葵花的林,葵花的海,一朵朵硕大的葵花,宛如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又好似一个个明媚的太阳。百万葵园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种植一百万株向日葵,据说全部采用进口种子,其中以产自日本的观赏性向日葵种子为主。  园内还种了许多的其它名贵的花:郁金香,茉莉花等。
结束了百万葵园的游玩后,我们来到了下一个目的地广州南沙湿地公园.说是游览,其实更是一次接受大自然再教育的学习,既生动又舒心,得益匪浅。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沙湿地游览区,是一个高水准的人工大公园。一进入游览区就感到有一股浓郁芳香的气流扑面而来,这里的树、草、花儿都在不停地向游人门送上清新的富含负离子的空气,就连清澈的湖水也不时地利用湖面的微波连漪献上荡漾着迎客的沁心“哈达”,
加之和熙的阳光挥洒在人间环物,使人深切感悟到大自然的伟大而自己的渺小,更会令你将身边一切烦恼尽抛无遗。水面是平静的,然而大家的心情却是高亢的。导游很专业,看出了我们的心绪,就在周围的蝉鸣、鸟啼声伴和下,介绍有关湿地的科普知识。
住在湿地的“居民”大多是禽鸟,人们将它们分成留鸟、冬候鸟、夏候鸟和旅鸟四类。留鸟终年固定在一个地域生活,不随季节的更替而迁徙。冬候鸟到了秋天就会飞到某个温暖的地区过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夏候鸟在春天飞往某地方繁殖,秋天便飞往南方越冬;旅鸟在迁徙途中会在适宜的地方作短暂停留,然后再继续南迁或北返。在广州南沙湿地游览区活动的鸟类以冬候鸟居多,数量约占总数的72%,其次是留鸟,约占总数的24%,旅鸟仅占总数的4%。
保护鸟类,不破坏它们的栖息地,人与鸟类和谐相处,共生共存,使大自然的生物链不致于遭到破坏,处于稳定良性发展,是文明社会起码的要求,我们人人有责。上了年纪的人可能还记得“大跃进”年代的全民“灭鸟保粮”运动,停下手中的工作,爬上屋顶,举着扫把赶鸟打鸟,可说是“战果辉煌”,致使生态受损,翌年的蝗灾便接踵而来,因为蝗虫之类的天敌��鸟儿已被人们赶尽杀绝・・・・・・。
说话间,一群大鸟从我们头顶唱着歌飞驰而过。我们的船儿也已进到一片滩涂,有人兴奋地说,把这块地搞大,开发房地产业该有多好啊!其实,围湖造地破坏生态平衡,引发自然灾害的教训不应忘记。就拿鄱阳湖来说吧。上个世纪中后期,在“以粮为纲”的指引下,人们掀起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活动;后来又进行围湖造地,搞地产房产业,使鄱阳湖的面积大大减少,极大地削弱了它调节长江洪水的能力,几乎无法发挥其蓄洪泄洪功能,从而造成了1997年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特大水灾,人民的生命财产、社会生活和建设成果遭到严重损失和破坏。可见,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和惩罚。类似于此的惨痛教训应引以为鉴。
湿地的植被是红树林。红树林是一个系列植物的统称,分红树和半红树两类。共有120个品种,常年生长在湿地,它们的作用是防御风浪、保护堤岸、净化海水、消减污染;调节气候、消解热效应;提供鸟类的栖息与繁衍环境,形成和谐的生态链;同时还默默地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很好的科普大课堂。南沙湿地红树林的品种主要有秋茄、无瓣海桑、海南海桑、红海榄、木榄、桐花、海莲、白骨壤、老鼠勒、海芒果、水黄皮及银叶等12种。
南沙湿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说这是个高水准的旅游点,不如称其为大自然科普教育的好课堂。我们此次湿地之游,实质上是接受了一次大自然赐给的科普教育。(文/韩丽)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电话:020-85280097

邮箱:gonghui@scau.edu.cn

Copyright © 中国教育工会华南农业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粤ICP备 05008874号

管理登录

华农工会

微信号:SCA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