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误区]
误区一:睡眠越多越有益于健康有一些上班族喜欢在双休日“补觉”,但往往后来会发现在双休日还没有平时的精神状态好。专家认为,睡眠的时间长短跟健康的睡眠关系并不大,每个人的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个体差异很大,质量比时间更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误区二:睡眠能储存和预支过后的睡眠补偿只能缓解过后的疲劳,而对于提前透支的精神和体力,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身体的损害,是不能偿还的。
误区三:晚上做梦就表明没有休息好梦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每个正常人在睡眠过程中都会做梦,每晚大约做4次梦。如果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好,就不能认为没有休息好。
误区四:运动有助于睡眠体育锻炼能作为失眠患者的辅助治疗,但是不要睡前剧烈运动,运动最好在睡前6小时完成。晚上只做按摩或柔软体操,用来帮助肌肉放松,而非健身。否则,大脑容易兴奋而导致失眠。
[如何应对]
放松训练
患者仰卧床上,双眼微合,把注意力集中在双手或双脚上,全身肌肉极度放松,用手或脚的沉重感来体验肌肉的松弛程度,越觉沉重表明肌肉越加松弛,同时进行缓慢、均匀、深长的呼吸。练习时不进行任何思考,意念不能离开手或脚的沉重感,一旦出现与放松训练无关的思想,应立即停止,把注意力引回到手脚沉重感的体验上。患者一般能在练习中安然入睡。一部分患者在刚开始时可能不顺利,不要灰心,坚持一段时间训练后可以取得良好的催眠效果。心理疗法
失眠者如果消极地想:“假如15分钟内睡不着,那么1~2个小时内就别想睡着了”,那么他的入睡反而会更加困难;但如果他积极地想:“假如15分钟还睡不着,那么再延长一点时间准能睡着”,那么在这种轻松的心理提示下,失眠者往往会比较容易入睡。反复强化这种积极想法,慢慢就能按此法则进行。
本篇文章来源于 青传媒www.qingnet.cn 原文链接:http://health.news.qingnet.cn/200805/19150502.htm